七个月的宝宝抱起来骨头响,可能是生理因素导致的,也可能是缺乏钙元素、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缺乏维生素D、肠痉挛等原因引起的。
1、生理因素
如果宝宝没有出现其他不适的症状,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可能是由于宝宝在抱起来时,颈部、头部的肌肉组织出现了短暂性的松弛,从而导致的响声。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症状会逐渐消失。
2、缺乏钙元素
如果宝宝平时摄入的营养元素不足,就会导致体内缺乏钙元素,从而导致肌肉的兴奋性增加,出现骨头响的症状,同时还会伴有睡眠不安、易惊醒、盗汗等症状。可配合医生服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碳酸钙D3颗粒等药物治疗,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含钙高的辅食,比如虾皮、牛奶、鸡蛋等。
3、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通常是由于遗传、环境等因素引起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情况。宝宝可能会出现臀纹不对称、下肢不等长、髋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部分宝宝可能会出现抱起来骨头响的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B超检查,明确诊断。对于病情较轻的宝宝,可以通过佩戴矫形器、功能锻炼等方式进行治疗。对于病情较严重的宝宝,则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4、缺乏维生素D
如果宝宝平时摄入的营养元素不足,就会导致体内缺乏维生素D,从而导致体内钙磷代谢紊乱,出现骨骼异常的情况,引起抱起来骨头响的症状。可配合医生服用维生素D滴剂、维生素AD滴剂等药物治疗,平时还可以多带宝宝到户外晒太阳,有助于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
5、肠痉挛
肠痉挛通常是由于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宝宝可能会出现腹痛、出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抱起来骨头响的症状。可配合医生服用颠茄片、硫酸阿托品片等药物治疗,同时还可以给宝宝进行腹部按摩,有助于缓解症状。
如果宝宝出现其他不适,家长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后再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