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骨撕脱性骨折一般需要8-12周的时间下地走路,但具体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
脚踝骨撕脱性骨折通常是由于脚踝部位受到外力的撞击,导致脚踝部位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出现拉伤,从而引起骨折的情况。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轻微,没有出现明显的移位,通过石膏外固定或支具外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并且患者的年龄较小,恢复能力较强,一般8周左右就可以下地走路。但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出现了明显的移位,并且患者的年龄较大,恢复能力较弱,下地走路的时间可能会比较晚,一般需要12周左右,甚至更长时间。
患者在下地走路之前,需要先到医院进行检查,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以免导致脚踝部位的肌肉出现萎缩的情况。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促进病情的恢复。患者还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早下地活动,同时也要避免做剧烈运动,以免影响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