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下肢动脉闭塞介入治疗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下肢动脉闭塞介入治疗可以采取经皮穿刺血管内介入治疗、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溶栓治疗、抗凝治疗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经皮穿刺血管内介入治疗
经皮穿刺血管内介入治疗通常采用局部麻醉,在X线引导下将微导管插入狭窄或阻塞的动脉处,使用特殊工具如球囊或切割装置打开狭窄部位。此措施通过减少动脉内血流受阻来改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因下肢动脉闭塞导致的缺血症状。该方法直接针对问题中的下肢动脉闭塞。
2.球囊扩张术
球囊扩张术是经皮穿刺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一部分,通过充盈带有小球囊的导管,在狭窄处施加压力使狭窄部位扩大。该技术有助于恢复血液流通,减轻由下肢动脉闭塞引起的循环障碍。球囊扩张专门针对解决动脉壁上的机械性堵塞。
3.支架植入术
支架植入术是在X光机监视下将金属网状物送入狭窄或阻塞区域,利用支架支撑病变部位,使其保持开放状态。该措施旨在长期维持开通的通道,预防再次发生狭窄或闭塞。对于存在较高复发风险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4.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通常采用静脉注射方式,在医生监督下给予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或链激酶,作用于体内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以清除血栓。该措施适用于急性期下肢动脉闭塞,旨在尽快恢复血流供应。其机制为分解已形成的血栓,恢复正常血液循环。
5.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包括口服抗凝药如华法林、利伐沙班等,按医嘱定期服用以防止新的血栓形成。该措施适合慢性期下肢动脉闭塞合并有血栓高危因素的患者。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和黏附,降低再狭窄及新血栓的风险。
术后需注意观察是否有发热、肿胀等情况,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建议采取适当的康复训练,如渐进式活动范围增加,以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同时,应戒烟限酒,控制血糖水平,以利于病情管理。
66
2024-02-2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