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肿
丹毒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及深层组织炎症,炎症因子刺激淋巴管后会导致局部出现水肿。丹毒患者可观察到腿部出现弥漫性水肿,可能伴有凹陷性水肿。
2.红斑
丹毒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反复感染真皮浅层淋巴管网及其周围组织所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当细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时,会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从而形成红斑。丹毒患者的红斑通常出现在小腿屈侧,颜色鲜艳,界限清晰。
3.疼痛
丹毒中炎症反应会刺激神经末梢,进而引发疼痛感。丹毒患者常感到灼热样疼痛,有时可放射至腹股沟区。
4.发热
丹毒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其产生的内毒素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出现发热的现象。丹毒患者可能出现低热或高热的症状,伴随出汗不畅或不出汗的情况。
5.皮肤紧绷
丹毒中炎症细胞浸润会导致表皮下方的毛细血管壁受损,液体渗出至组织间隙,造成组织水肿和紧绷感。丹毒患者可能会感到患处皮肤紧张、发硬,触之有皮革样改变。
针对左下肢丹毒的症状,建议进行血液常规检查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以评估感染情况。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如遵医嘱口服青霉素V钾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患者平时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患部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