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血清骨钙素低的危害有哪些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血清骨钙素低可能表明骨质疏松症、维生素D缺乏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肾性骨营养不良或骨软化症等疾病风险增加。
1.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退变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一种代谢性骨骼疾病。血清骨钙素低可能表明成骨细胞活性降低。患者可能出现乏力、腰背或四肢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致身高缩短、驼背等畸形改变,甚至轻微外伤即引起骨折。
2.维生素D缺乏症
维生素D缺乏症是指体内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所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日晒不足、摄入不足、吸收障碍等原因导致的皮肤合成维生素D不足。血清骨钙素低可能是机体对维生素D缺乏的信号之一。该病会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影响骨骼生长发育,出现佝偻病、软骨病等。
3.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旁腺分泌过多甲状旁腺激素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此时会刺激破骨细胞活性增强,从而促进骨钙释放入血,使血清骨钙素水平下降。常见症状包括骨痛、骨折倾向、尿路结石、消化道出血等。
4.肾性骨营养不良
肾性骨营养不良是由慢性肾脏病引起的骨骼病变,与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代谢异常有关。血清骨钙素低可能反映了肾衰竭患者的高分解状态。患者可能会出现骨痛、肌肉痉挛、贫血、骨折风险增加等症状。
5.骨软化症
骨软化症是一种因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障碍,继而导致的矿物质不能正常沉积于骨基质中所致的骨骼疾病。血清骨钙素低可能是因为骨基质矿化过程受阻。典型表现为生长迟缓、身材矮小、颅缝早闭、出牙延迟、肋骨串珠、胸廓畸形、脊柱后凸等。
建议定期监测血清骨钙素水平并进行适当的维生素D补充以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同时,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如散步、太极,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
66
2024-01-2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