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胁肋痛针灸治疗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胁肋痛针灸治疗可采取肝俞穴、胆俞穴、期门穴、支沟穴、三阴交穴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肝俞穴
取坐位或仰卧位,在背部找到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
2.胆俞穴
患者采取俯卧位,医生会位于患者的后背侧,找到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
3.期门穴
患者取正坐位或者仰卧位,医生则会在胸部乳头直线下方6寸处,前正中线旁开4寸的位置找到期门穴,然后使用毫针刺入穴位内。期门穴属于足厥阴肝经,具有疏肝利胆的功效,适用于治疗肝气郁结所致的胁肋痛。
4.支沟穴
患者通常采用仰卧位姿势,医生则会寻找手腕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的凹陷处,即支沟穴位置,然后使用毫针刺入穴位内。支沟穴属手少阳三焦经,能通调三焦之气机,从而起到止痛的效果,对缓解胁肋痛有一定的作用。
5.三阴交穴
患者取仰卧位,医生则会位于患侧下肢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处找到三阴交穴位置,然后用毫针刺入穴位内。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具有健脾益气、滋补肝肾的作用,对于因气血不足导致的胁肋痛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在接受针灸治疗时,应注意保持情绪平稳,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胁肋痛的症状。此外,建议定期复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促进病情恢复。
66
2024-03-1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