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治疗夜间盗汗的中药有哪些

于晨光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哈尔滨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治疗夜间盗汗的中药包括龙骨、牡蛎、浮小麦、麻黄根和五味子。由于盗汗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症状,建议患者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获得适当治疗。
1.龙骨
龙骨具有镇静安神、收敛固涩的功效。其对于阴虚火旺所致的失眠多梦、潮热盗汗等症有一定的改善效果。本品宜水煎服,也可入丸散剂使用。但不宜久煎,以免影响疗效。
2.牡蛎
牡蛎可起到平肝潜阳、滋阴补肾的作用,能够缓解因阴虚内热引起的盗汗、心悸等症状。外感风寒或脾胃虚弱者慎用牡蛎,否则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3.浮小麦
浮小麦能益气除汗,常用于治疗自汗、盗汗等情况。凡表邪未尽及肺结核患者不宜单独大量服用。
4.麻黄根
麻黄根主治自汗、盗汗等病症,取其固表止汗之效。凡实热证忌用麻黄根,表现为发热口渴、便秘尿赤等。
5.五味子
五味子可用于治疗自汗、盗汗等病症,该药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的功效。五味子需经过炮制后才能入药,且要控制好用量,不可过量长期服用。
针对夜间盗汗的症状,在应用以上提及的中药材时,应确保遵医嘱进行,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和适当的锻炼也有助于调节身体状态。
66
2024-04-0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