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伤寒阳明病与温病阳明病区别病因病机与传变规律

任正新 全科 主治医师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伤寒阳明病与温病阳明病的区别在于病因病机与传变规律。前者由外感风热邪毒引起,后者则涉及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
1.外感风热邪毒
外感风热邪毒侵入机体,正气抗邪而出现发热、汗出等症状。治疗可选用清热解表药物如金银花、连翘等。
2.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水谷精微不能输布,湿浊内生,郁而化热,从而引起发热、口渴、腹胀满等症。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使用健脾消食药物进行调理,比如参苓白术散、枳实导滞丸等。
3.情志内伤
情志内伤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到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使食物积聚于胃肠之中,形成痰浊和瘀血,进一步导致气血凝滞,不通则痛。此外,肝气郁结还会导致疏泄失常,进而影响到脾胃的升降功能,进一步加重了胃脘部疼痛的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服用舒肝理气类中药来缓解症状,例如柴胡疏肝散、逍遥丸等。
4.劳逸失调
劳逸失调会引起脏腑功能紊乱,进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胸痹心痛。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穴位的方式辅助改善病情,如足三里穴、中脘穴等。
5.久病体虚
久病体虚会导致气血阴阳亏虚,正气不足,无力抗邪外出,此时若感受外邪,则易从阳化热,从阴化寒,故可见发热恶寒、头痛身疼等阳证表现,以及手足逆冷、大便溏薄等阴证表现。针对久病体虚的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益气血的药物进行调理,如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丸等。
建议患者平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减少外感风热邪毒的影响。同时,定期体检,特别是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应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66
2024-02-1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