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天突穴、呃逆膻中穴、呃逆膈俞穴、呃逆内关穴、呃逆百会穴等穴位的针灸治疗可以缓解呃逆症状。
1.呃逆天突穴
呃逆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端凹陷处,患者可采用仰卧位,医生使用拇指按揉穴位约3-5分钟。此穴位属任脉经,能够宣通气机、疏调胃肠,对于呃逆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2.呃逆膻中穴
呃逆膻中穴位于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患者可采取坐位或仰卧位,医生用指腹按压穴位约5分钟。此穴为气之会,刺之可理气降逆,主治呃逆、咳嗽、哮喘等症。
3.呃逆膈俞穴
呃逆膈俞穴位于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患者取穴后平卧位,医生使用食指、中指指腹按揉穴位约5分钟。膈俞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之一,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止痛的功效,主治呃逆、呕吐、胃痛等病症。
4.呃逆内关穴
呃逆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尺侧腕屈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患者取穴后采取仰卧位,医生使用拇指按揉穴位约5分钟。本穴具有宁心安神、和胃降逆的作用,主治呃逆、呕吐、失眠、眩晕等病症。
5.呃逆百会穴
呃逆百会穴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即两侧耳眉连线的中点与目外眦连接直线的交点处,患者取穴后采取仰卧位,医生使用食指按揉穴位约5分钟。本穴为督脉经穴,又为诸阳之会,可升清降浊,主治呃逆、眩晕、头痛、失眠等病症。
在接受针灸治疗呃逆时,应由专业中医师操作,以免因手法不当引起不良后果。此外,呃逆持续不缓解者,应注意排除器质性病变,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处理。
1.呃逆天突穴
呃逆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端凹陷处,患者可采用仰卧位,医生使用拇指按揉穴位约3-5分钟。此穴位属任脉经,能够宣通气机、疏调胃肠,对于呃逆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2.呃逆膻中穴
呃逆膻中穴位于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患者可采取坐位或仰卧位,医生用指腹按压穴位约5分钟。此穴为气之会,刺之可理气降逆,主治呃逆、咳嗽、哮喘等症。
3.呃逆膈俞穴
呃逆膈俞穴位于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患者取穴后平卧位,医生使用食指、中指指腹按揉穴位约5分钟。膈俞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之一,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止痛的功效,主治呃逆、呕吐、胃痛等病症。
4.呃逆内关穴
呃逆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尺侧腕屈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患者取穴后采取仰卧位,医生使用拇指按揉穴位约5分钟。本穴具有宁心安神、和胃降逆的作用,主治呃逆、呕吐、失眠、眩晕等病症。
5.呃逆百会穴
呃逆百会穴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即两侧耳眉连线的中点与目外眦连接直线的交点处,患者取穴后采取仰卧位,医生使用食指按揉穴位约5分钟。本穴为督脉经穴,又为诸阳之会,可升清降浊,主治呃逆、眩晕、头痛、失眠等病症。
在接受针灸治疗呃逆时,应由专业中医师操作,以免因手法不当引起不良后果。此外,呃逆持续不缓解者,应注意排除器质性病变,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