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皮肤或黏膜微小伤口侵入人体,在局部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组织坏死和红肿发展。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青霉素、头孢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2.链球菌感染
链球菌产生的蛋白水解酶能溶解细胞间质,使细菌易于扩散;其溶血毒素则能破坏红细胞,导致炎症反应加剧。针对链球菌感染,通常采用青霉素G作为首选治疗方案。严重过敏者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3.厌氧菌感染
厌氧菌在无氧环境下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和气体,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脓液积聚。治疗厌氧菌感染时需同时使用多种抗生素以覆盖不同类型的厌氧菌,如甲硝唑、克林霉素等。
4.破溃后护理不当
皮肤破损后,防御功能减弱,容易被外界病原体入侵而发生感染。防止继发性感染的关键是保持患处清洁干燥,若出现化脓可用碘伏消毒后再用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
建议定期监测病情变化,特别是注意观察是否有疔疮周围淋巴结肿大的迹象,以免发展为走黄。必要时可通过超声波检查评估淋巴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