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复位后移位,需要根据移位的严重程度,采取针对性的治疗,主要有保守治疗、手法复位、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
1、保守治疗
如果骨折后出现轻微的移位,移位的程度小于关节面的1/3,属于轻微移位,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等。手法复位主要是在麻醉的状态下,通过手法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以此达到治疗的目的。石膏固定主要是利用石膏绷带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手术治疗
如果骨折后出现比较严重的移位,移位的程度大于关节面的1/3,属于严重移位,手法复位可能达不到治疗的目的。此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主要是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利用钢板螺钉、钢板等进行内固定,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3、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疼痛症状比较严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能够起到抗炎、镇痛的作用。另外,患者还可以遵医嘱服用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接骨七厘片、仙灵骨葆胶囊等。
4、康复训练
患者在骨折恢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主要是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训练等,可以防止出现肌肉萎缩、关节粘连等情况。
5、其他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情况,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直腿抬高训练、踝泵运动等,可以防止出现下肢静脉血栓。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骨折复位后患者需要注意加强营养,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芹菜等,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