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液传播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当健康人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接触了感染者的血液时,会导致病毒进入体内并开始复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用品,以减少感染风险。
2.性传播
性传播是指通过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包括阴道交、和肛交,导致乙肝病毒从感染者传播给未感染者。这种途径使得病毒能够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引起感染。使用安全套是预防性传播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的风险。
3.垂直传播
垂直传播指的是母亲携带乙肝病毒,在分娩过程中将病毒传给婴儿的现象。这是因为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无法有效抵御乙肝病毒。为了防止垂直传播,建议孕妇在怀孕期间定期进行HBsAg检测,及时发现并干预可能的母婴传播。
4.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通常指与感染者的体液(如唾液、汗液)或分泌物(如泪液)密切接触,这些液体中也可能存在少量的乙肝病毒。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包括ALT、AST、ALP和GGT等指标,以及HBVDNA水平,以评估病情活动度和病毒复制情况。此外,还应注意避免饮酒,因为酒精会对肝脏造成进一步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