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胃窦萎缩是什么病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胃窦萎缩是一种慢性胃炎的病理改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有关。
胃窦萎缩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有害因素导致黏膜下淋巴细胞聚集,进而引起胃窦部黏膜固有腺体减少的一种病变。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因食物种类而异,如高纤维或辛辣食物可加重上述不适。
诊断胃窦萎缩通常需要进行胃镜检查,此外还可配合医生通过组织活检来确定胃黏膜的病理变化情况。实验室检测包括血清胃蛋白酶原测定和幽门螺杆菌检测。针对胃窦萎缩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内镜治疗。常用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以及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对于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考虑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进展,同时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酒精和辣椒,以减轻胃部不适。
66
2024-04-0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