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人免疫力下降
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系统功能逐渐衰退,无法有效抵御细菌入侵,导致易发生尿路感染。提高免疫力的措施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可减少感染风险。
2.尿道解剖结构改变
由于年龄增加,尿道肌肉张力减弱,可能导致尿液排出不畅,从而引起尿路感染。可通过药物如坦索罗辛等α受体阻滞剂来缓解排尿困难的症状。
3.长期留置尿管
长期留置尿管会导致尿道黏膜损伤,使细菌更容易侵入尿路,诱发感染。使用抗菌性导尿管或者定期更换非抗菌性导尿管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方法。
4.膀胱功能减退
膀胱功能减退可能会影响膀胱对细菌的防御能力,进而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通过定时排尿训练可以增强膀胱的功能,有助于改善症状。
5.尿潴留
尿潴留是指尿液在膀胱内不能正常排出,容易造成细菌滋生,诱发尿路感染。轻度尿潴留可以通过腹部按摩或热敷促进排尿,严重时需及时就医进行导尿或手术引流。
建议患者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以及泌尿系统的超声波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干燥清洁,避免过度疲劳和长时间憋尿,以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