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频
尿路感染时炎症刺激膀胱壁,导致膀胱肌肉频繁收缩,进而出现尿频的症状。尿频主要表现为排尿次数增多,尤其是夜间醒来多次排尿,可能伴有尿量减少。
2.尿急
由于细菌产生的毒素和代谢产物以及白细胞介素等炎性介质作用于膀胱黏膜上的神经纤维,使患者出现尿急的情况。尿急通常伴随有强烈的排尿欲望,且难以控制,有时甚至会突然发生。
3.尿痛
当病原体侵入泌尿系统后,在局部繁殖产生毒素并引发免疫反应,这些因素会导致膀胱黏膜受损和敏感度增加。尿痛是由损伤的组织或神经受到刺激而引起的。尿痛常出现在排尿开始时或结束时,疼痛程度不一,严重时可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4.发热
感染会引起机体免疫系统的应答,包括释放内生致热源,这些物质能够提高体温中枢的调定点,从而导致发热。发热通常伴随着畏寒、出汗不畅等症状,体温上升至38℃以上。
5.血尿
血尿是由于炎症导致膀胱或肾脏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所致。血尿通常为鲜红色或茶色,可能伴有血块,严重程度不一,有些病例仅有轻微的肉眼无法察觉的颜色变化。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以确诊尿路感染。治疗措施一般包括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家长应注意观察宝宝的排尿情况,确保其充足的水分摄入,并按医嘱完成整个疗程以防耐药菌株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