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为什么抗抑郁药不能突然停药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抗抑郁药不能突然停药可能是由于药物依赖性、抗抑郁药引起的神经递质失衡、撤药反应、停药后病情反弹以及睡眠障碍等病因导致的。这些病因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适症状,甚至加重病情,因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少药物剂量,以减少不适反应。
1.药物依赖性
长期使用抗抑郁药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某些受体可能会发生适应性改变,导致对药物产生依赖。突然停药可能导致这些受体无法正常工作,进而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为了减少戒断症状,可以逐渐减少用药剂量,例如每周减少50%的剂量,然后逐步停用。
2.抗抑郁药引起的神经递质失衡
抗抑郁药通过调节大脑内神经递质的平衡来发挥作用,长时间服用会导致神经递质水平暂时偏高。突然停药会使神经递质失去抑制而出现紊乱,引起情绪波动、焦虑等症状。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理行为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等以帮助患者顺利度过这个阶段。
3.撤药反应
撤药反应是指突然停止使用某种药物后,在短时间内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状群。这可能是因为长期服用抗抑郁药改变了大脑化学物质的平衡状态,突然停药会导致这种平衡被打破。为了避免撤药反应的发生,通常建议逐渐减少药物剂量直至停药。例如,如果每天服用50mg的抗抑郁药,则应在两周内将剂量逐渐降低至25mg并继续维持一段时间后再停药。
4.停药后病情反弹
抗抑郁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但并不能完全治愈抑郁症。停药后,由于大脑内的神经递质尚未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此时停药可能会导致病情复发甚至加重。对于存在较高复发风险的患者,可考虑采用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策略,在医师监督下持续使用抗抑郁药以预防复发。
5.睡眠障碍
抗抑郁药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失眠或嗜睡等问题。突然停药可能导致这些问题加剧,进一步影响心理健康。为减轻睡眠障碍的影响,可在医师指导下调整用药计划,如选择半衰期较长的抗抑郁药或加入促进睡眠的辅助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停药过程应缓慢进行,以免引起反跳现象。此外,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身体状况,必要时可进行血常规、甲状腺功能测定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66
2024-02-0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