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慢性糜烂性胃炎是怎么引起的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慢性糜烂性胃炎可能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酒精滥用、吸烟、饮食不当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可产生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以及菌体裂解后释放出内毒素等致病因子,这些物质会导致胃黏膜损伤。当胃黏膜受到持续刺激时,可能会出现炎症反应和溃疡形成。根除幽门螺杆菌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方法,如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铋制剂方案。
2.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引起胃黏膜损伤,导致局部炎症、水肿甚至出血,进而发展为慢性糜烂性胃炎。减少非甾体抗炎药剂量或选择其他替代药物可能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遵医嘱进行。
3.酒精滥用
酒精直接作用于胃黏膜,引起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病理改变,从而诱发慢性糜烂性胃炎的发生。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胃炎的关键措施,同时配合营养支持治疗,如口服维生素B族片、复合维生素B片等。
4.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可以刺激胃黏膜,导致其发生炎症和糜烂。戒烟是预防和治疗吸烟相关胃病的最佳方式,患者可通过咀嚼无糖口香糖或含水分多的食物等方式缓解不适感。
5.饮食不当
暴饮暴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能导致胃黏膜受损,进一步加重病情。调整饮食习惯,少量多餐,避免摄入过于油腻或刺激性的食物,有助于减轻症状并促进愈合。
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还可通过胃镜检查、组织活检等方式评估胃黏膜病变程度。患者平时应避免过度饮酒,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66
2024-04-0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