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白内障人工晶体脱落怎么办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白内障术后人工晶体脱落可以通过晶状体缝线固定、激光前囊膜切开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晶状体缝线固定
晶状体缝线固定是通过在角膜缘处切口,将缝线穿过巩膜壁后缝合于晶状体表面的一种手术方式,一般需要4-6周的时间恢复。此方法用于防止人工晶状体移位或脱出,对于术后出现晶状体脱落的患者有一定的效果。
2.激光前囊膜切开术
激光前囊膜切开术是一种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精确地打开晶状体前囊的方法,在门诊条件下完成。该技术可用于改善白内障引起的视力模糊或其他视觉障碍,但需谨慎处理以防晶状体进一步损伤。
3.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使用高频超声波将混浊晶状体粉碎成小颗粒并吸出,然后置入人工晶状体。此手术可迅速去除白内障,改善视力,对因晶状体脱落导致的视力下降有显著效果。
4.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通常采用局部麻醉,在医生指导下将人工晶状体通过微小切口放入眼内。该措施旨在长期替代受损晶状体功能,适用于多种眼科疾病及并发症,包括白内障引起的人工晶状体脱落。
术后定期复查至关重要,以监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感染、干眼症等,并及时处理。此外,患者应遵循医嘱,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是在术后早期,以减少人工晶状体移位的风险。
66
2024-03-1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