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红斑狼疮的区别主要包括发病原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方式不同、预后不同、并发症不同等。
1、发病原因不同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综合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血小板减少,导致凝血功能异常,从而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的症状。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遗传、环境因素、雌激素水平异常等原因所引起的。
2、症状不同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腔出血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脑出血、内脏出血等症状。红斑狼疮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体重下降、疲倦、肌肉酸痛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蝶形红斑、关节肿痛、脱发等症状。
3、治疗方式不同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片、片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硫唑嘌呤片、复方环磷酰胺片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红斑狼疮的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硫酸羟氯喹片、硫唑嘌呤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甲氨蝶呤片、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预后不同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如果病情比较轻微,经过积极治疗后一般预后比较好,但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出现了严重的脏器出血,可能会危及生命。红斑狼疮的患者如果病情比较轻微,一般预后比较好,但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出现了严重的脏器出血,可能会危及生命。
5、并发症不同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脑出血、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等并发症,而红斑狼疮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肾功能不全、感染、脑梗死等并发症。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受伤,不要剧烈运动,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一点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胡萝卜、香菇、苹果等,放松心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