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骨筋膜室综合征治疗措施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骨筋膜室综合征治疗措施包括及时切开减压、抬高患肢、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指骨骼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常见于小腿、前臂和手等部位,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1、及时切开减压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导致神经、肌肉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疾病。骨筋膜室综合征一经诊断,应立即切开筋膜,进行减压。

2、抬高患肢

患者应及时抬高患肢,可采用被动抬高的方法,即将患肢置于高处,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均应停止。可采用持续性骨牵引、抬高床脚的方法,以增加静脉回流,减轻组织肿胀。

3、药物治疗

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甘露醇、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减轻组织水肿,降低筋膜室内压力,改善患者的症状。另外,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地奥司明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患者的症状。

4、手术治疗

如果患者症状比较严重,还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例如切开减压术、小腿远端切开筋膜减压术等,能够解除骨筋膜室内的压力,恢复血液循环,缓解患者的症状。

5、物理治疗

患者还可以配合医生通过红外线治疗、微波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病情恢复。

除此之外,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66
2022-03-14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