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诊断及治疗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诊断主要包括临床症状、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等,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1、临床症状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属于一种感染性的疾病,患者在发病时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还有可能会伴随发热的情况。如果出现了上述症状,可以考虑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可能。

2、体格检查

如果患者出现了明显的不适症状,比如局部的肢体疼痛、活动受限等,可以通过体格检查的方式来明确是否存在炎症反应,也可以辅助诊断。

3、血常规检查

如果患者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发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指标出现了明显的升高,则考虑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但如果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指标正常,则考虑是病毒感染引起的。

4、血液生化检查

血液生化检查主要是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查,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情况,也可以辅助诊断是否存在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5、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X线检查、CT检查等,可以明确骨髓炎的部位、范围,以及是否存在死骨等。

一旦确诊为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类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胶囊等,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如果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通过手术清创的方式来改善。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需要多注意休息,避免做劳累的体力活,也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否则可能会导致病情持续发展,影响正常的生活。

66
2022-03-15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