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激素导致的骨质疏松症怎样治疗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激素导致的骨质疏松症可以通过钙剂补充、维生素D补充、雌激素替代疗法、双膦酸盐类药物、降钙素类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
1.钙剂补充
通过口服钙片或其他形式增加体内钙含量,通常每日推荐剂量为1000-1500毫克。适用于轻度至中度骨质疏松患者,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2.维生素D补充
通过提高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达到增强骨骼强度的目的。可通过日晒、食物摄取及维生素D制剂来实现。对于缺乏阳光照射或摄入不足者有益;但需注意过量使用可能导致高钙血症等问题。
3.雌激素替代疗法
雌激素有助于防止骨质流失,并促进新骨形成。主要通过口服或贴敷方式进行给药。适合绝经后女性,能有效预防因停经引起的各种症状及并发症。
4.双膦酸盐类药物
这类药物能够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质吸收,从而起到抗骨质疏松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的骨质疏松症,尤其是那些存在骨折风险的人群。
5.降钙素类药物
降钙素可以快速降低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缓解由高钙引起的不适症状。主要针对急性期管理,如严重骨痛或高钙血症时使用。
激素导致的骨质疏松症需要综合考虑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建议均衡饮食,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乳制品、深绿色蔬菜等可助于改善状况。适量运动也有助于增强骨密度,如步行、慢跑等有氧运动以及负重训练。
66
2024-03-1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