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小儿短肠综合征治疗共识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小儿短肠综合征的治疗共识包括营养支持治疗、肠道微生物调节、生长因子治疗、并发症管理、中药调理等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支持治疗包括提供适当的营养物质,如脂肪乳、氨基酸溶液等,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患者。此措施有助于维持患者体重,促进机体恢复,改善预后。
2.肠道微生物调节
肠道微生物调节通常采用口服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旨在恢复肠道微生态环境平衡。此措施可增强消化吸收功能,辅助治疗短肠综合症引起的腹泻等问题。
3.生长因子治疗
生长因子治疗涉及使用促生长激素或其他生物活性分子来刺激肠道上皮细胞增殖;例如,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可用于此类目的。此措施旨在提高小肠黏膜的修复能力及吸收面积,从而改善营养吸收不足状况。
4.并发症管理
并发症管理包括监测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状况。及时识别并处理并发症有助于防止进一步损害患者健康,对于优化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5.中药调理
中药调理需个体化配方,可能包含黄芪、党参等补气药材,内服或外敷。中医认为小儿短肠综合症因脾胃虚弱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减退,上述药物能健脾固表、提升正气,辅助改善病情。
在实施任何治疗前,应评估患儿的整体健康状况,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66
2024-02-1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