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纵隔内淋巴结肿大是怎么回事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纵隔内淋巴结肿大可能是由胃癌、肺癌、结核病、巨球蛋白血症、非霍奇金淋巴瘤等疾病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胃癌
胃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纵隔淋巴结,导致淋巴结肿大。针对胃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
2.肺癌
肺癌细胞可经血液或直接侵犯邻近结构而扩散至纵隔淋巴结。这可能导致咳嗽、胸痛等症状。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联合化疗或放疗。
3.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能引起淋巴结炎,进而导致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可能出现低热、夜间盗汗等症状。抗结核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常用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等。
4.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常伴随高粘滞血症,此时免疫球蛋白IgM水平显著增高,可能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的现象。通常采用苯达莫司汀、环磷酰胺等化学药物进行治疗。
5.非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B细胞恶性肿瘤,由于肿瘤细胞异常增生,会导致淋巴结肿大。患者还可能出现体重下降、发热等症状。治疗方案可能包括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等靶向治疗或化疗。
建议定期复查胸部CT以监测纵隔淋巴结的变化,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以及均衡饮食,补充营养,有助于身体健康。
66
2024-03-2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