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小儿尿崩症是怎么引起的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小儿尿崩症可能是由抗利尿激素缺乏、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颅内肿瘤、颅内感染、外伤后遗症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抗利尿激素缺乏
抗利尿激素由下视丘神经垂体束合成和储存,在受到刺激时会促使肾小管上皮细胞水通道蛋白-2表达增加,从而提高肾脏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当体内抗利尿激素不足时会导致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引起多尿、烦渴和脱水等症状。补充抗利尿激素类似物如去氨加压素可以增加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减轻尿量过多的症状。
2.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是由于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增多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增加所致,使尿液浓缩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这使得机体保水困难,进而出现多尿、夜尿频繁等现象。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氢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缓解不适症状。
3.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压迫下丘脑或垂体柄时会影响抗利尿激素的正常分泌和运输,导致尿崩症的发生。确诊需行头颅MRI以评估肿瘤大小和位置,手术切除肿瘤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
4.颅内感染
颅内感染可能导致下丘脑受损,影响抗利尿激素的产生和释放,引发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尿崩症。治疗通常包括抗生素治疗,例如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以消除感染源。
5.外伤后遗症
外伤可能直接损伤下丘脑区域,干扰抗利尿激素的正常功能,造成短期或长期的尿崩症。针对外伤后遗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物理疗法、康复训练以及必要时的药物管理,如使用卡马西平片、钠注射液等药物来控制癫痫发作。
建议关注患儿的水电解质平衡,定期监测尿量和电解质水平。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生化、尿常规和头部影像学检查,以评估病情进展并指导治疗决策。
66
2024-04-1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