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什么情况要做小肠镜检查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小肠镜检查通常用于诊断小肠出血、腹痛、腹泻、消化道功能异常或小肠肿物等情况。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评估是否需要进行小肠镜检查。
1.小肠出血
小肠出血是指不明原因的下消化道出血,需通过内窥镜检查明确病因。医生将一根带有微型摄像头的纤维软管从口腔进入,逐步到达小肠部位进行观察。
2.腹痛
腹痛可能是由多种疾病引起,如胃炎、肠梗阻等,需要做小肠镜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通常是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完成,医生会使用专用工具从小肠壁取出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分析。
3.腹泻
腹泻可能与小肠炎症有关,因此需要进行小肠镜检查以评估肠道状况。检查时,医生会使用一根细长的内窥镜经口插入至小肠,对病变区域进行取样并采集影像资料。
4.消化道功能异常
当出现不明原因的消化不良、吸收障碍等症状时,可考虑进行小肠镜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病变。一般采用口服泻剂清洁肠道准备后,在无痛或轻度镇静条件下完成检查。
5.小肠肿物
小肠肿物是小肠内部出现的肿瘤或其他异常生长物,可通过小肠镜检查直接观察和活检确诊。在全麻或局麻状态下,医生会将小肠镜经口插入,缓慢推进至目标位置并对可疑组织进行活检采样。
进行小肠镜检查前,应避免进食固体食物至少6-8小时,确保肠道清洁。对于焦虑患者,可咨询医师是否需要服用镇静药物以缓解紧张情绪。
66
2024-02-03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