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生完孩子大便失禁是什么原因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生完孩子大便失禁可能是压力性尿失禁、肛门括约肌损伤、盆腔器官脱垂、肠道功能紊乱、产后感染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是由于分娩过程中对盆底肌肉和神经的压迫造成的暂时性损伤。这会导致膀胱控制能力下降,在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加时出现尿液不自主流出。可通过提肛运动来改善症状,如凯格尔运动,通过收缩盆底肌肉加强其力量。
2.肛门括约肌损伤
肛门括约肌损伤可能导致排便控制减弱或丧失,进而引起大便失禁的情况发生。可遵医嘱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红霉素软膏、氧化锌软膏等,以促进伤口愈合。
3.盆腔器官脱垂
盆腔器官脱垂是指骨盆内的器官下移至阴道口外,导致直肠壁薄弱,容易受到粪便刺激而失去正常控便功能,从而引起大便失禁的现象。手术治疗是解决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方法,例如经阴道前壁修补术、阴道后壁修补术等。
4.肠道功能紊乱
肠道功能紊乱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激素变化、饮食不当、精神紧张等,这些因素会影响肠道平滑肌的活动和肠道蠕动,导致大便失禁的发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促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可以增强上腹部不适感。
5.产后感染
产后感染是由细菌侵入生殖道引起的炎症反应,炎症因子可能会累及到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的黏膜组织,导致局部敏感度降低,进而影响正常的排便功能。针对产褥期感染,通常需要抗生素治疗,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需遵医嘱用药。
建议产妇定期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同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便秘的发生。必要时,可以通过生物反馈疗法、电刺激疗法等物理治疗方法来改善症状,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类药物以及补中益气丸、固肾安胎丸等中药制剂。
66
2024-03-3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