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治疗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治疗可能包括饮食疗法调整、抗生索治疗、解痉止痛药、胆汁酸结合剂、熊去氧胆酸等。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饮食疗法调整
患者应遵循低脂、易消化饮食,减少脂肪摄入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因为高脂饮食会促进胆囊收缩素分泌,加重胆囊负担,引起胆绞痛发作。
2.抗生索治疗
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处方,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胶囊等,以控制感染。抗生素能够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3.解痉止痛药
针对胆绞痛发作,可口服消旋山莨菪碱片、颠茄片等药物缓解疼痛。这类药物能有效解除平滑肌痉挛状态,改善胆道功能紊乱引起的不适感。
4.胆汁酸结合剂
通过增加胆盐合成来降低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常用药物包括熊去氧胆酸片、鹅去氧胆酸片等。此方法有助于调节胆汁成分比例,促进胆固醇结晶溶解,进而预防胆石形成。
5.熊去氧胆酸
熊去氧胆酸可以通过口服胶囊的形式摄入,剂量和疗程需遵医嘱。此药物具有利胆作用,可能对某些类型的胆囊炎有益;但须监测潜在副作用。
患者应定期复查,特别是在接受药物治疗期间,以评估病情变化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进餐、适量运动,也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
66
2024-02-0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