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水坐浴
使用40℃左右的温热水进行局部熏蒸、浸泡,每日2次。此方法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因子消退,从而减轻不适症状。
2.抗感染药物治疗
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抗生素类药物如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等来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上述药物具有抗菌作用,能有效抑制细菌生长繁殖,防止继发性感染发生。若存在过敏反应则不建议服用。
3.镇痛药物应用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缓解疼痛。NSAIDs通过阻断前列腺素合成酶活性而减少前列腺素产生,起到止痛效果。但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增加胃肠道副作用风险。
4.膀胱理疗
采用低频电磁波设备照射外阴及下腹部区域,每次治疗时间约30分钟。该措施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状态并促进新陈代谢过程正常化;同时也有助于降低神经兴奋性及其所诱发之排尿反射异常活动水平。
术后应遵循医嘱严格控制饮水量和排尿频率,以免刺激受损黏膜引起剧烈排尿感。还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避免细菌滋生导致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