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腹泻
犊牛感染大肠杆菌后,其毒素刺激肠道黏膜,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腹泻。主要表现为粪便稀薄、颜色异常且伴有恶臭。严重时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
2.腹痛
犊牛患大肠杆菌病时,由于炎症因子刺激胃肠道平滑肌,使胃肠蠕动加快,从而出现腹痛的现象。疼痛通常集中在腹部,可伴随阵发性绞痛。
3.呕吐
当犊牛发生大肠杆菌病时,细菌产生的毒素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引发呕吐。呕吐物可能包含未消化的食物以及黄色胆汁样液体,呕吐频率随病情加重而增加。
4.脱水
犊牛在患有大肠杆菌病期间,由于频繁的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丢失过快,引起脱水的发生。脱水征象包括皮肤弹性降低、眼窝凹陷、口渴明显等。
5.败血症
犊牛的大肠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各处,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这些毒素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红细胞漏出到组织间隙中,形成微小栓塞;同时也会激活凝血系统,促进纤维蛋白原向纤维蛋白转化,形成纤维蛋白网,最终导致血液失去流动性而呈现为固体状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等,重症病例可出现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情况。
针对犊牛大肠杆菌病,可以进行实验室诊断,如采集病变部位分泌物进行培养以鉴定致病菌类型。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如使用头孢噻呋钠或环丙沙星等药物控制感染。此外,还应注意保持畜舍干燥清洁,定期消毒,确保犊牛有充足洁净的饮水和食物供应,避免与其他患病动物接触以防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