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1小时血糖正常值应小于11.1mmol/L,血糖9.6mmol/L提示血糖偏高,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运动量不足、糖耐量减低、糖尿病等原因所引起的。
1、饮食不当
如果在吃饭时吃了比较多的含糖量高的食物,就会导致体内的血糖发生变化,导致餐后1小时血糖偏高的情况。这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平时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摄入过多含糖量高的食物,可逐渐改善。
2、运动量不足
如果患者在吃完饭后不运动,或者是长时间久坐,就会导致体内的血糖出现升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吃完饭后可以适当地散步,促进肠胃消化,可有效改善血糖偏高的情况。
3、糖耐量减低
糖耐量减低是指患者的胰岛功能出现异常,但是并没有达到糖尿病的标准,可能是由于遗传、年龄增长、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会出现口渴、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同时在进行餐后1小时血糖监测时,还会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卡波糖片、盐酸二甲双胍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适当地进行运动,如游泳、慢跑等,来改善血糖偏高的情况。
4、糖尿病
糖尿病是指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体内的血糖出现升高的情况。如果患者本身患有糖尿病,就会出现餐后1小时血糖偏高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二甲双胍片、格列齐特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的方式来控制血糖。
5、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的胆固醇或甘油三酯的水平升高,多由遗传、环境、饮食等因素引起,患者可出现头晕、胸闷、腹痛等症状。如果患者本身患有高脂血症,也会出现餐后1小时血糖偏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辛伐他汀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在饮食上建议患者需要注意避免食用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猪肝等,以免加重高脂血症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可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于不适症状的缓解也有积极意义。若患者出现明显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