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母乳性黄疸怎么去除母乳中的酶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母乳性黄疸可以通过停喂母乳、光疗、新生儿换血疗法、肝脏移植等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停喂母乳
如果确认是母乳性黄疸,首先需要停止母乳喂养48-72小时。因为母乳中含有能够促进胆红素代谢的酶类物质,如葡萄糖醛酸苷酶、β-葡萄糖醛酸苷酶等,这些酶类物质会进一步催化胆红素转化为未结合胆红素,从而加重黄疸的程度。停止母乳喂养后,可以减少未结合胆红素的产生,有助于减轻黄疸的症状。
2.光疗
光疗通常采用间断照射的方式,在医生指导下对特定部位进行曝光,每次暴露时间依医嘱而定。通过波长420-470纳米的蓝光作用于皮肤表面时可分解胆红素分子中的异构体,使其成为易于排出体外的形式。光疗能有效降低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水平,缓解由其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及相应临床表现。
3.新生儿换血疗法
新生儿换血疗法是在有资质的医疗机构由专业人员执行的一种紧急医疗措施,旨在替换含有致敏红细胞或其他异常成分的血液。此方法适合于治疗由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溶血病,即母乳性黄疸。通过移除受致敏红细胞影响的旧血并输入无致敏红细胞的新鲜血液,减轻或消除因免疫反应造成的溶血所致的高胆红素状态。
4.肝脏移植
肝脏移植手术需在经验丰富的团队中完成,包括术前评估、供体匹配及术后管理。对于某些遗传性或获得性肝功能不全引起黄疸的病例可能有益。选择肝脏作为替代器官是因为它具有清除胆红素和其他有害物质的能力。
在处理母乳性黄疸期间,应密切监测婴儿的胆红素水平,避免脱水,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必要时,可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人血白蛋白进行治疗,但需注意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及感染风险。
66
2024-02-2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