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做完盆底肌修复后尿频怎么回事

杨猛 皮肤科 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做完盆底肌修复后尿频可能是压力性尿失禁、膀胱炎、尿路结石、膀胱过度活动症、前列腺增生等病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是由于骨盆肌肉和盆底组织损伤导致尿道括约肌功能减弱,在腹压增加时出现尿液不自主流出。这会导致尿频、尿急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等进行治疗,以减少膀胱收缩频率。
2.膀胱炎
膀胱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炎症,炎症刺激可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此时炎症因子刺激膀胱黏膜,导致膀胱敏感度增高,容量降低,从而出现尿频的情况。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常用药物有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等。
3.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是指肾脏、输尿管、膀胱或尿道内的固体物质形成并导致排尿困难的一种疾病。当结石移动至膀胱时,会引起膀胱刺激,进而导致尿频的发生。对于较小的结石,可通过大量饮水促进结石排出;若结石较大,则需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等方式来处理。
4.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为特征的综合征,常伴有尿频、尿失禁等症状。该病涉及神经调节异常,使膀胱对正常刺激产生过早或过度反应。膀胱训练、盆底肌肉锻炼以及口服抗胆碱药如索利那新片等可能有助于改善症状。
5.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泌尿系统疾病,随着腺体增大,压迫后尿道造成夜尿次数增多的现象。增大的腺体可刺激膀胱颈及后尿道黏膜感受器,导致频繁的储尿期排尿感。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通过减小前列腺体积缓解排尿障碍,通常需要长期服用。
建议关注尿液颜色及气味变化,排除是否存在尿路感染或其他潜在的问题。必要时,应进行尿常规、超声波检查或尿流动力学测试以评估膀胱功能和尿道结构。
66
2024-03-2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