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诊断细菌性痢疾要求大便显微镜检查符合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诊断细菌性痢疾通常需要进行大便显微镜检查、粪便常规、粪便涂片革兰染色、粪便培养、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等医学检查。如果症状疑似细菌性痢疾,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应检查。
1.粪便常规
通过观察粪便的颜色、形状和数量等信息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消化道出血。采集新鲜粪便样本后送往实验室进行离心沉淀、染色处理并使用光学显微镜分析。
2.粪便涂片革兰染色
革兰氏染色能够显示细菌细胞壁结构特征,帮助鉴定是否为细菌性痢疾。将有代表性的样品制成涂片后进行革兰氏染色剂处理,并使用油镜观察结果。
3.粪便培养
可以分离培养出致病菌,进一步确定其类型及药物敏感性。采集新鲜粪便标本后接种于无菌固体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是否有细菌生长。
4.血常规
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炎症反应,以及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对鉴别感染性疾病有一定价值。抽取静脉血液送至检验室进行自动化血液分析仪检测。
5.C-反应蛋白检测
C-反应蛋白升高通常表明机体处于急性期炎症状态,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采血后立即离心分离血清,然后利用免疫球蛋白测定法计算C-反应蛋白数值。
上述各项检查前,应避免进食高纤维食物至少6小时以确保准确的大便样本采集。同时告知医生任何正在服用的药物,以免影响某些项目的准确性。
66
2024-03-26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