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道损伤
尿道损伤导致黏膜破损、出血和炎症反应,容易诱发感染。轻度尿道损伤可通过多喝水促进细菌排出,重度则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进行治疗。
2.尿路梗阻
尿路梗阻时尿液无法顺利排泄,易滋生细菌引起感染。对于结石引起的尿路梗阻,可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如果是肿瘤,则需要手术切除。
3.先天性尿路畸形
先天性尿路畸形包括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后尿道瓣膜等,这些异常可能导致尿液引流不畅,从而增加尿道感染的风险。针对先天性尿路畸形的治疗通常需要手术矫正,例如经皮穿刺造瘘术或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
4.膀胱输尿管反流
膀胱输尿管反流是指尿液从膀胱逆流入输尿管,造成尿道压力增高,进而引起尿道炎。对于轻度的膀胱输尿管反流,可以通过定时排尿训练来改善;严重者可能需要行输尿管切开术。
5.尿道异物
尿道异物如导尿管、结石等会导致局部黏膜受损,使细菌易于侵入并引发感染。处理尿道异物的方法取决于其性质和位置,如取出结石可以采用尿道探子取石术。
家长应关注婴儿的排尿频率和质量,以早期发现尿道感染迹象。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超声波检查、尿常规检查以及尿培养以确定致病菌种类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