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是指病原菌或条件性病原菌侵入血液循环,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急性全身感染。如果侵入血液的细菌被人体的防御功能清除,并且没有明显的毒血症症状,则称为菌血症。多发性脓肿且病程较长的败血症称为脓毒症。如果败血症得不到迅速控制,可能从原发感染部位发展到身体的其余部位,导致转移性脓肿。脑表面可出现脓肿,导致脑膜炎、心脏周围包膜心包炎、心脏内膜心内膜炎、骨髓炎、关节痛或大关节关节炎。最后,由于脓液的积聚,脓肿可以在身体的任何地方形成,严重的情况下会发生脓毒性休克和移行性病变。通常情况下发生败血症的时候,主要是指的细菌通过伤口入血,可以在血液当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病人有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全身症状,这个时候通常需要使用一些抗生素类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可以经验性地选择抗生素,也可以根据药敏实验的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来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对于感染的伤口也需要及时的进行处理。败血症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病变,如果是病情迁延,治疗效果不好,病人有可能会发生休克等等,甚至有可能会导致病人的死亡。所以临床上如果是出现了伤口感染,导致败血症时,一定要到医院进行住院治疗。
如果出现败血症,患者应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保护,避免因创伤或伤口感染引起进一步感染,从而加重病情。还要保护皮肤和黏膜的清洁卫生,不要过早挤压或割伤已经发生的疖子,以免细菌扩张和败血症。通常在饮食中应补充各种营养素。可以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同时注意卫生,避免过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