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小儿大便失禁的治疗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小儿大便失禁的治疗可以采取中药外敷、生物反馈疗法、行为疗法、直肠黏膜保护剂、肠道微生物群调节剂、中药内服、针灸疗法、高纤维饮食调整、定时排便训练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评估和治疗。
1.中药外敷
选用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中药材如五倍子、石榴皮等,配制成药膏或贴片,局部外敷于腹部或下腹部。这些药材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体内,起到一定的收敛止泻作用,从而改善大便失禁的症状。
2.生物反馈疗法
生物反馈是一种心理行为训练方法,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学习识别并控制身体的生理反应,包括盆底肌肉活动,通常需要多次会话完成训练。此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盆底肌控制能力的认知及技巧,进而改善大便控制力。适合于因神经源性排便障碍引起的大便失禁患者。
3.行为疗法
由临床心理学家或康复医师指导家庭成员监督患儿日常排便习惯,制定规律饮食计划,并鼓励适量运动。目标是建立规律的排便模式,减少腹泻引起的失禁风险。适用于所有类型大便失禁儿童。
4.直肠黏膜保护剂
例如蒙脱石散、硫糖铝咀嚼片等,按说明书指示给予患儿服用。这类药物可形成一层保护层覆盖在受损的直肠黏膜上,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愈合。适用于因消化道炎症导致的暂时性大便失禁。
5.肠道微生物群调节剂
选择合适的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遵循推荐剂量给患儿使用。旨在恢复或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平衡,可能间接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及排便习惯。适用于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轻度大便失禁。
在治疗小儿大便失禁时,应避免食用高纤维食物,如芹菜和全麦面包,以减少便秘的发生。同时,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排便频率和质量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6
2024-04-1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