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乳腺癌化疗后皮肤变黑是怎么回事

李帆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乳腺癌化疗后皮肤变黑可能是内分泌失调、药物副作用、日晒损伤、黑色素沉着症、皮肤真菌感染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雌激素和孕酮水平异常,影响黑色素细胞活性,进而导致皮肤色素沉着。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他莫昔芬、来曲唑等药物进行调理。
2.药物副作用
某些化疗药物可能通过干扰黑色素代谢过程来引起皮肤颜色变化。针对此类情况通常需要调整化疗方案或者更换药物。例如可以遵医嘱用盐酸苯海拉明片、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缓解不适症状。
3.日晒损伤
日晒会导致紫外线诱导的黑色素合成增加,进一步加重肤色加深。防晒是关键预防措施,可通过涂抹防晒霜SPF30+及以上并搭配帽子、太阳镜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
4.黑色素沉着症
黑色素沉着症是指皮肤中黑色素细胞活动增强或分布不均所致的皮肤颜色改变。乳腺癌化疗可能会加剧这种状况。遵循医嘱采取外用美白产品如维生素C衍生物、熊果苷等;同时注意避免阳光直射。
5.皮肤真菌感染
皮肤真菌感染可能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从而促进黑色素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若确诊为真菌感染,则需按医嘱口服伊曲康唑胶囊、特比萘芬片等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定期自我观察皮肤变化,特别是关注痣的颜色、形状是否发生变化。如有必要,可进行血液学检查以评估肝肾功能,以及皮肤专科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皮肤问题。
66
2024-04-1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