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后天性巨结肠什么原因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后天性巨结肠的原因可能包括遗传因素、神经节细胞减少、黏膜下神经丛发育不全、巨球蛋白血症、慢性便秘等,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患者应尽快就医以便获得准确诊断和治疗。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导致肠道神经元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影响肠道运动和分泌功能,进而引起巨结肠。针对遗传性巨结肠,可采用营养支持疗法来缓解症状,如口服谷氨酰胺等促进肠道修复。
2.神经节细胞减少
由于先天性的神经节细胞数量减少或者分布不均,会导致巨结肠的发生。因为神经节细胞是控制肠道蠕动的关键成分,缺乏这些细胞会导致肠道无法正常排空,从而形成巨结肠。对于神经节细胞减少引起的巨结肠,可以遵医嘱使用促动力药物进行治疗,比如莫沙必利片、多潘立酮片等。
3.黏膜下神经丛发育不全
黏膜下神经丛发育不全是巨结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胎儿时期神经管闭合不全,导致部分区域的神经组织缺失或发育不良,使巨结肠发生概率增加。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高纤维饮食和充足水分摄入改善便秘症状,必要时也可用开塞露、甘油栓等药物辅助排便。
4.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其产生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在肠道内沉积,导致肠道水肿和狭窄,进而引发巨结肠的症状。针对巨球蛋白血症引起的巨结肠,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可通过化疗的方式杀死肿瘤细胞,常用药物有环磷酰胺、苯达莫司汀等。
5.慢性便秘
慢性便秘可能导致结肠内的内容物长时间滞留,产生较多的气体和液体,导致结肠扩张,进而诱发巨结肠。针对慢性便秘所致巨结肠,可以通过腹部按摩、适当运动等方式促进肠道蠕动,也可以服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排便。
建议定期进行大便常规和超声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适量饮水和均衡饮食,有助于预防和减轻巨结肠的症状。
66
2024-02-08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