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链球菌感染
由于细菌产生的毒素和代谢产物刺激肾脏,导致炎症细胞浸润、水肿等病理变化,进而引起急性肾炎综合征。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如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可清除致病菌,缓解病情。
2.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可能通过直接毒性作用或诱导免疫应答损伤肾脏,从而引起急性肾炎综合征。停用疑似致病药物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补救措施。例如,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因此需避免长期大量使用。
3.过敏反应
当机体对特定物质产生过敏反应时,释放的组胺和其他介质会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导致肾小管阻塞和炎症。抗组胺药物可用于控制过敏症状,如盐酸苯海拉明片、氯雷他定片等。
4.糖尿病肾病
高血糖导致微血管病变,影响肾小球过滤功能,进一步发展为蛋白尿、水肿等症状。控制血糖水平是关键,可通过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进行管理,如格列齐特片、门冬胰岛素30R笔芯等。
5.高血压肾病
持续高血压会导致肾小动脉硬化,使肾单位受损,出现蛋白尿、血尿等症状。常用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如氢片、β受体拮抗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控释片、α受体拮抗剂如甲磺酸多沙唑嗪片以及中枢性降压药如甲基多巴片等。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指标,以早期发现异常。饮食方面宜低盐低脂,避免摄入过多蛋白质,以免加重肾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