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中药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中药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可采取麻杏石甘汤、清肺化痰汤、平喘固本汤、穴位贴敷、拔罐疗法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由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组成,通过煎煮药材后服用。通常每日一剂,连续服用数天。此方具有宣肺解表、清热化痰的功效,适用于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伴有发热、咳嗽、痰多等症状。方中麻黄能扩张支气管,缓解哮喘;石膏可清热解毒,减轻炎症反应;杏仁有镇咳平喘作用;甘草则能调和其他药物,增强整体疗效。
2.清肺化痰汤
清肺化痰汤由桔梗、贝母、瓜蒌、茯苓、陈皮、半夏、生姜、大枣组成,加水煎服。患者需要遵医嘱用药。该方剂能够清肺化痰、止咳平喘,对于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所致的咳嗽、痰多、呼吸急促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方中桔梗能宣肺开胸,贝母能润燥化痰,瓜蒌能清热化痰,茯苓能健脾祛湿,陈皮能理气化痰,半夏能燥湿化痰,生姜能温中散寒,大枣能补脾胃。
3.平喘固本汤
平喘固本汤由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麦冬、五味子、款冬花、桑白皮、地龙、丹参组成,加水煎煮后服用。需按医生指导剂量使用。该方剂有益气养阴、清肺降逆的作用,适用于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伴随气短、乏力、口干舌燥等症状。方中党参、白术、茯苓合用以补益脾气,麦冬、五味子相配以滋养肺阴,款冬花、桑白皮能止咳平喘,地龙有定喘功效,丹参与诸药合用可加强补气活血作用。
4.穴位贴敷
选取三伏贴、三九贴等外用中药制成膏药,贴于特定穴位如肺俞、膻中等处,一般每次贴敷4-6小时。该方法利用外用中药刺激穴位来调节气血、通经络,从而辅助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选择上述穴位是因为它们分别与肺脏和胸部相关,能够缓解咳嗽、喘息等症状。
5.拔罐疗法
在专业人员操作下,在背部肺腧穴、风门穴等部位进行拔罐,每次治疗时间约15-30分钟。拔罐疗法通过负压吸引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排出体内湿邪,进而缓解因湿邪积聚而引起的喘息性支气管炎症状。上述穴位是中医认为与呼吸系统相关的穴位,通过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在使用中药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时,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家长应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以减少呼吸道刺激。
66
2024-03-29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