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跌倒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pTcA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跌倒不良事件可能由脑血管病、帕金森病、深静脉血栓形成、骨质疏松症、维生素D缺乏症等引起,治疗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获得适当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1.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疾病,容易引起运动协调障碍、平衡功能减退等,从而增加跌倒的风险。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用于预防脑梗死引起的跌倒。
2.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由于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死亡,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临床上以肌强直、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和姿势步态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锥体外系疾患。患者可出现肌肉僵硬、行动不便等症状,进而导致跌倒的发生率增加。左旋多巴片、盐酸苯海索片等药物可用于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3.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凝结,形成一个或多个血栓,当血栓发生脱落时,可能会随着血液循环流至肺动脉,引起肺栓塞。此时下肢处于缺氧状态,可能导致身体虚弱而易摔倒。抗凝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如遵医嘱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依诺肝素钠注射液等进行治疗。
4.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代谢性骨骼疾病,其主要特点是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容易骨折。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骨密度下降,骨骼支撑能力减弱,在受到轻微外力作用时可能发生骨折,从而增加跌倒后受伤的风险。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可以增强骨密度,常用药物包括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碳酸钙D3咀嚼片等。
5.维生素D缺乏症
维生素D缺乏症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所导致的一系列骨骼系统和全身性改变。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维持正常的骨骼健康。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骨质软化、肌肉无力等问题,影响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感,从而增加跌倒的风险。晒太阳是天然的维生素D来源之一,适当增加日晒时间也有助于提高体内维生素D水平。
针对跌倒不良事件,建议加强环境安全评估,安装扶手和其他辅助设备,定期进行平衡和协调训练,以及适当的营养支持。必要时,还应考虑开展颅脑MRI检查、血液生化检查以及骨密度测定,以全面评估并管理相关风险因素。
66
2024-03-0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