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一岁宝宝大便失禁是什么原因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一岁宝宝大便失禁可能是肛门括约肌发育不全、先天性巨结肠、直肠脱垂、脊髓损伤、脑瘫等疾病导致的,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肛门括约肌发育不全
肛门括约肌发育不全导致肌肉无法正常收缩和控制排便,从而引起大便失禁。可以通过生物反馈疗法来训练患儿的盆底肌肉,以增强其对肛门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2.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巨结肠是由于神经节细胞缺如或减少导致肠道蠕动功能障碍,近端肠管因为长期积聚大量气体液体而肥厚扩张。当病变累及到远端时,就会出现便秘、腹胀等现象,进而影响正常的排便功能。手术切除病变肠段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主要方法,例如回盲部切除术、结肠次全切除吻合术等。
3.直肠脱垂
直肠脱垂是指直肠黏膜层或全层下移至肛门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可能与解剖因素、排便习惯不良等因素有关。若未及时处理,会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进而引起大便失禁的情况发生。对于轻度的直肠脱垂,可遵医嘱使用硬化剂注射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5%苯酚植物油溶液、5%盐酸奎宁尿素水溶液等。
4.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后,受损部位以下的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可能出现异常,可能导致大小便失禁。针对脊髓损伤患者,可以采取针灸、电刺激等方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需由专业医师操作。
5.脑瘫
脑瘫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存在非进行性的损伤,导致运动发育落后或者障碍,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大便失禁的现象。脑瘫的治疗主要是康复训练,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功能性电刺激、经皮神经营养因子透入疗法等物理治疗方法改善症状。
建议密切观察宝宝的大便次数和质量,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检查或MRI扫描,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应避免给予过于粗糙或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66
2024-02-2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