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大便有凹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李常月 普外科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大便有凹槽可能是慢性结肠炎、结核病、巨球蛋白血症、结肠癌、小肠吸收不良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或结构改变。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病因并接受相应治疗。
1.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在炎症因子刺激下,会导致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从而引起排便时出现凹槽。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柳氮磺吡啶片、美沙拉嗪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结核病
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当结核分枝杆菌侵犯肠道后会引起溃疡性病变,若此时患者的免疫力低下,则可能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为肠结核。由于结核病是一种消耗性的疾病,所以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进而影响到消化功能,使食物无法被充分吸收和利用,进而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伴随粪便中混杂血液,形成凹槽样改变。患者可遵医嘱服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进行治疗。
3.巨球蛋白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是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的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其特征是单克隆IgM增多并伴有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贫血、高粘滞综合征、肾损害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由于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小血管壁上,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影响胃肠道的正常生理功能,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部不适、腹泻便秘交替发生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肠梗阻的情况,因此会出现凹槽样大便。对于巨球蛋白血症患者,通常需要通过化疗的方式来进行处理,比如环磷酰胺注射液、氟达拉滨注射液等。
4.结肠癌
结肠癌是指结肠内壁上的肿瘤,可能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癌症组织生长迅速,不断扩张,压迫周围器官和组织,导致肠腔狭窄,进而影响排泄物的顺畅排出,形成凹槽状。手术切除是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如右半结肠切除术、横结肠切除术等。
5.小肠吸收不良
小肠吸收不良指小肠对水、电解质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受到干扰,导致这些物质不能被有效地吸收到体内。这可能会影响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使得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进入肠道,导致大便呈凹槽样。补充脂溶性维生素是治疗小肠吸收不良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口服制剂包括维生素AD胶丸、维生素E软胶囊等。
建议关注大便颜色、质地以及排便习惯的变化,以早期发现潜在的问题。必要时,可以进行结肠镜检查、钡剂灌肠造影等诊断措施来评估肠道健康状况。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66
2024-01-2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