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肝癌介入后吐血是什么原因

李帆 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肝癌介入后吐血可能是由肝硬化、凝血功能障碍、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肝癌、抗凝剂使用不当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肝硬化
肝硬化会导致肝脏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影响其正常生理功能,包括合成、分泌和代谢等。这可能导致凝血因子减少,使血液凝固能力下降。对于肝硬化的患者来说,可以遵医嘱服用维生素K进行补充。
2.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是指凝血过程中的任何一步出现异常,导致出血倾向增加,引起呕血的症状。如果确诊为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呕血,则需要及时到医院接受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物等治疗。
3.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主要是由于门脉高压导致食管下段和胃底黏膜血管扩张所致,在食用粗糙食物、剧烈咳嗽或排便时腹内压增高而诱发。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通常采用紧急手术的方式进行止血处理,如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4.肝癌
肝癌患者的肝细胞受到破坏,导致肝脏无法正常发挥解毒功能,从而引起凝血功能紊乱,出现吐血的现象。针对肝癌的治疗方法有靶向药物治疗,例如索拉非尼片、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等。
5.抗凝剂使用不当
使用抗凝剂抑制了凝血因子的活性,使得血液凝固时间延长,增加了出血的风险。常用的抗凝药包括华法林钠片、阿哌沙班片等,需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以调整剂量。
建议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注意是否有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同时还要定期复查肝功能以及影像学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66
2024-01-20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