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放疗部位周围疼痛怎么回事?

放疗部位周围疼痛可能是由放射性神经损伤、皮肤纤维化、黏膜炎、放射性脊髓病、放射性脑病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放射性神经损伤
由于电离辐射导致神经细胞受损或死亡,进而引起局部组织功能障碍和疼痛。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群、辅酶Q10等可辅助缓解症状。对于重度疼痛患者,可以考虑使用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进行镇痛治疗。
2.皮肤纤维化
主要是因为射线导致皮肤细胞DNA损伤,影响了正常的生长分化过程,从而出现过度增生的现象。针对皮肤纤维化的治疗通常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身体状况,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进行外用,比如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3.黏膜炎
主要是由放射线直接作用于口腔黏膜所致,会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坏死等情况发生。轻度黏膜炎可通过饮食调理改善,严重时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
4.放射性脊髓病
放射性脊髓病是由于大剂量电离辐射照射引起的以脊髓白质脱髓鞘改变为主的迟发性脊髓损害,当脊髓受到放射线照射后,会引起脊髓组织的炎症反应和水肿,进而导致疼痛的发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2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5.放射性脑病
放射性脑病是指接受放射治疗后,大脑受到辐射损伤而引起的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精神状态改变等。这些症状可能与辐射导致的脑血管痉挛、缺氧有关。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头痛症状。此外,建议采取低盐饮食,减少脑水肿风险。
建议定期复查,监测任何新出现的症状或原有症状的变化。适当的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恢复,但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66
2024-04-11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