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化疗后骨髓抑制是什么意思

赵英帅 普内科 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化疗后骨髓抑制是指由于化学药物对造血干细胞的毒性作用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减低或暂时停止,从而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化疗后骨髓抑制是由于化学药物干扰了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影响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造血祖细胞的正常发育,进而导致其数量减少。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某些化疗药物可能会累积性损伤造血干细胞,增加骨髓抑制的风险。骨髓抑制可能导致贫血、乏力、感染易感性和出血倾向。具体表现为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发热、口腔黏膜溃烂等症状。
骨髓涂片检查、外周血细胞计数、血生化检查以及骨髓活检可以评估骨髓造血功能是否受损。上述检测有助于确认是否存在骨髓抑制及其严重程度。骨髓抑制的治疗通常包括提升血象的药物如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重组人促红素等,以及营养支持治疗。对于重度骨髓抑制患者,可考虑输注红细胞、血小板等血液制品以改善症状。
骨髓抑制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贫血,同时注意均衡饮食,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促进造血恢复。
66
2024-02-02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