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局部清洁护理
通过使用温和无刺激性的肥皂和清水轻柔地清洗孩子的外阴部及周围皮肤,每日多次以保持干燥洁净。此方法适合于预防感染引起的瘙痒。确保不要过度清洗以免破坏正常菌群平衡。
2.抗组胺药
根据医生处方给予患儿相应剂量的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口服。此类药物可用于缓解由过敏反应导致的轻微至中度瘙痒。在服药期间需监测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3.抗生素治疗
如果确诊为细菌性感染,则需要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主要针对由细菌感染引起之尿道口发炎、红肿、疼痛以及伴随而来的瘙痒症状。
4.镇痛药物
对于因其他疾病引起的不适感,可考虑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来减轻症状。当孩子有明确诊断且医师建议时可以酌情使用。注意观察是否有药物副作用发生。
5.中药外敷
选用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材如金银花、蒲公英等煎煮后外敷于患处。适用于缓解由湿热下注所致的尿道口灼热感及轻微瘙痒。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意见。
家长应注意避免让孩子搔抓尿道口,以防继发感染或加重损伤。同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