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母脚趾和二母脚趾中间的部位是太冲穴,太冲穴属于足厥阴肝经,具有疏肝理气、平抑肝阳、清热利湿、调理冲任、调理气血的作用。
1、疏肝理气
太冲穴位于足背部,在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肝气不舒引起的胸胁胀痛、头晕、目眩、口苦、咽喉肿痛、舌红苔黄等病症。
2、平抑肝阳
肝阳上亢是指肝脏阳气亢盛,或者肝阳亢盛,导致肝阳上亢扰及头面部所表现的症候。太冲穴位于足背部,在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具有平抑肝阳的功效,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耳鸣、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病症。
3、清热利湿
由于太冲穴位于足部,所以其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湿热下注引起的阴肿、阴痒、小便不利、尿频、尿急、尿痛等病症。
4、调理冲任
冲脉与女子月经及胎儿孕育有密切关系,通过调理冲任,可以促进女子经血排出,预防和缓解女子月经不调、胎动不安等症状。
5、调理气血
气血充足能够濡养全身,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于会阴,能够调节全身气机,使之条畅,血脉通利,有利于营养物质的输布和气机的调节,对人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太冲穴具有调理气血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引起的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
患者需要注意,在按摩太冲穴时,需要注意力度,避免用力过大,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如果患者存在上述病症,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按摩太冲穴的方式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