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问医生

免疫性血小板低怎么治疗

李红冬 综合内科 副主任医师
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咨询
免疫性血小板低可以通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注射、血小板输注、环孢素A、达那唑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糖皮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通过口服或注射给药,如、等,根据医嘱调整剂量。这类药物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能抑制免疫反应,减少自身抗体产生,从而提高血小板计数。
2.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注射
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注射通常采用静脉滴注方式,在医生指导下定期使用。该产品中含有多种血小板相关抗体,能够中和体内的自身抗体,减轻其对血小板的破坏作用;同时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增加血小板生成。
3.血小板输注
当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一定阈值时,可通过静脉途径输入来自供者的浓缩血小板悬液。此方法快速有效地提升患者循环中血小板数量,短期改善出血倾向;但需注意防止过敏反应及传播传染病风险。
4.环孢素A
环孢素A主要通过口服给药,起效时间因人而异,效果可维持8-24小时。该药物是一种强力免疫抑制剂,能够选择性抑制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降低机体对自身抗原的攻击,缓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症状。
5.达那唑
达那唑通过口服给药,通常分次服用,具体用法遵照医师指导。达那唑为雄激素受体激动剂,能够促进巨核细胞增殖分化,增加血小板生成,从而升高血小板计数。
在接受上述治疗措施的同时,建议患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出血风险。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染,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66
2024-03-27 浏览10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医院 健康问答 健康资讯 医院推荐 适用药品